一硝基化合物、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

一硝基化合物、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

本方法适用于TNT生产废水中三硝基化合物(以2,4,6-三硝基甲苯计)和一硝基化合物、二硝基化合物(以2,4-二硝基甲苯计)总和的测定。

本法所测定的硝基化合物,系指采用亚硫酸纳氯代十六烷基吡啶—二乙氨基乙醇(简称CPC法),测定废水中三硝基化合物(以2,4,6-三硝基甲苯计) 采用锌粉还原、亚硝酸钠、重氮化、N-甲萘乙烯二盐酸盐(简称锌粉还原法),测定废水中一硝基化合物和二硝基化合物(以2,4-二硝基甲苯计) 认为两者之和接近总硝基化合物的浓度。

1 原理

在强酸性介质中,芳香族一硝基化合物、二硝基化合物可被锌粉还原成氨基化合物,加入亚硝酸纳进行重氮化反应,生成重氮化合物,多余的亚硝酸根用氨基磺酸铵除去,再加入N-甲萘乙烯二胺二盐酸盐与重氮化合物偶合生成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。

2 试剂

本方法所使用的试剂 除指明者外均为分析纯

2.1 盐酸1:1 比重l.19。

2.2 亚硝酸钠:5g/L,有效期为二天。

2.3 锌粉

2.4 浓硫酸:比重1.84。

2.5 氨基磺酸铵:25g/L ,有效期为一周。

2.6 N-甲萘乙二胺二盐酸盐:10g/L,有效期为三天。

2.7 2,4-二硝基甲苯标准溶液准确:称取10.0mg(精确至0.0002g)2,4-二硝基甲苯标准样品,加硫酸2~3mL,使完全溶解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,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。此溶液1mL相当于含有10.0ìg 2,4-二硝基甲苯。

3 仪器

除一般通用化学分析仪器外,应具备:

3.1 分光光度计

3.2 具塞刻度比色管

4 操作步骤

4.1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

分别取 0、0.5、1.0、1.5、2.0、2.5mL 标准溶液于25mL 比色管中,加锌粉0.2g 稀释至3mL,加入1:1 盐酸3mL,再滴加2%硫酸铜l 滴,反应30min 后过滤到另一支比色管中,以每次2~3mL 蒸馏水洗涤比色管及漏斗3~5 次(过滤洗涤后溶液总体积不超过20mL) ,将此比色管放在冷水中(10~15 ),冷却加入亚硝酸纳溶液1.5mL ,振摇混匀后放置5min 加入氨基磺酸铵2.5mL,振摇2~3 次放置5min ,后加入0.5mLN —甲萘乙二胺二盐酸盐,用蒸馏水准确稀释至25mL,混匀放置20min 后,用1cm 比色皿以蒸馏水调零。在波长540nm下测定吸光度,取测定3 次平均值,以纵坐标为吸光度,横坐标为相当于2 ,4-二硝基甲苯含量3(ìg) 绘制标准工作曲线。

4.2 水样的测定

取水样0.5 -3.0mL,最多为5mL,按标准工作曲线操作步骤进行测定其吸光度(A)。为了消除其他成分的干扰,另取一个同体积水样,不加锌粉其他条件,按标准工作曲线操作测定其吸光度(A0)。

5 结果计算

5.1 一硝基化合物、二硝基化合物(以2,4-二硝基甲苯计)按式(2)计算

一硝基化合物 二硝基化合物浓度(mg/ L)=m/V

式中

M-以吸光度A—A0 从曲线查得相当于2 4 二硝基甲苯含量ìg

V-所取水样体积mL

5.2 废水中总硝基化合物浓度(mg/L)按式(3)计算

总硝基化合物浓度(mg /L) = X 1+ X2

式中 X1—按式1 计算三硝基甲苯的浓度mg/L

X2—按式2 计算的一硝基化合物二硝基化合物的浓度mg/L

6 测定误差

废水浓度小于1.0mg/L 时,允许测定误差不大15 %。废水浓度大于1.0mg/L时,允许测定误差不大于l0%。

7 注意事项

7.1 本法反应过程中间产物见光易分解,应避开直射日光或强光操作。

7.2 浓度大于50mg/L 时应稀释测定。

7.3 当样品中含有三硝基甲苯时可按(CPC 法)测定并进行修正修正方法如式(4)

实际测定的含量 =c2-6300/33000*c1

式中 cl—三硝基甲苯浓度

c2—锌粉还原测定的一硝基化合物和二硝基化合物浓度

8 参考文献GB 4918-85

新消息